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基层会诊、双向转诊、急慢性分割统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就诊模式,是深化医改的新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 其中,基层卫生机构“可接受”是实现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基础,其突破口是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合同服务。 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合同服务的指导意见》,正是时候。

“树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推进家庭医疗合同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其原因有两点。 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老龄化趋势,慢性病逐渐呈现“井喷”的格局,但这些长时段病生存的慢性病患者不仅需要良好的治疗方案,还需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血压/血糖持续监测、行为习惯性的变化等。 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呈现出“高健康诉求”与“高服务技术”之间的错位格局,现实中很多患者很难准确地找到合适的医疗服务技术,很多疾病突然陷入医疗的现象,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合同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的综合服务可以提高缺乏专业信息的患者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的行为能力,得到长时间、合作的健康照顾。

“树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家庭医生合同服务呢? 遵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推进保障制度、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精神,加强医疗和医疗保险、医药部门的协同性,深入推进家庭医疗合同服务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联动改革,推进家庭医疗合同服务制度的“一体 “一体”(即通过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确定家庭医生、签约对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以合同服务为中心、以家庭医生为中心的新服务模式,服务体系制度下家庭医生的服务提供、平台资源, “两翼”之一是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对家庭医生开展合同服务提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二、三级医院及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平台等各方面的协同支持,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 “两翼”其二,建立合理的补偿激励机制,围绕合同服务建立医疗保险按合同人首付服务费的补偿机制,逐步形成与合同服务绩效挂钩的家庭医生收入分配机制,为家庭医生提供越来越多有价值的服务 并通过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强力杠杆推进改革,更合理地配置和采用医疗保险经费,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绩效水平。 只有实施比较有效、双赢的协同改革,改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和老百姓就医行为,才能使医疗重点回到社区基层,实现有序就诊、分级诊疗的服务结构,从而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健康管理效果,服务满意

标题:“树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jktt/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