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field.body}

“无论从横向国际比较还是纵向历史比较来看,中国新一轮医疗改革都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远立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刘远立从1994年开始在哈佛大学从事国际卫生政策与管理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卫生体系学”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 他说。 “这些年来,我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医疗改革进程,平均每年回中国五六次,每次都能看到新的进步和变化。 ’前几天,他应邀参加了北京市医改创新成果评选活动,还赴湖北、广西、四川等地参加了调查。 “到处都被基层医疗机构的新建和改建工程的普遍性、医疗保险复盖范围的扩大带来的医疗诉求的解放度之大感动了。 ”

“哈佛教授:中国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刘远立认为,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一方面减少人们就医时的经济障碍,使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服务。 另一方面是减少“疾病引起的贫困”。 年末与2008年相比,中国的新增用户数为1亿2008万人,世界上还有第二个国家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点。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人群覆盖率(名义覆盖率)已经达到95 ),基本实现全民医疗保险。 与此同时,中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也大幅提高。 政府对新农合和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2009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每年200元,特别是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作用是迅速释放原本压抑的医疗服务诉求。

“哈佛教授:中国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刘远立表示,根据中国卫生部的调查资料,与2008年相比,2008年全国全年住院率提高8.5%,住院患者因经济原因提前出院的比例相应下降7.5%。 另外,产生高额医疗费的家庭比例在新医疗改革实施3年间减少了2.6%。 “每当看到新农合清算窗口前的‘热闹’景象,我都会为中国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兴奋。 ”

“哈佛教授:中国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这几年冬天,刘远立率领由不同国家成员组成的“哈佛研究生院中国卫生考察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查。 刘远立说:“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面貌焕然一新,是世界的‘奇迹’。”

“哈佛教授:中国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刘远立认为,由于健康和医疗卫生保健本身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任何医疗改革都必然难以进行,更何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关于中国医疗改革未来的快速发展方向,刘远立认为中国医疗改革的未来有两个首要任务。 一是快速发展完善,捡不足。 二是创新,巩固和提高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医疗保障制度,在实现“名义覆盖率”基本覆盖全民的基础上,今后应重视“比较有效覆盖率”的提高。 中国流动人口只有2亿1000万人,其中大部分参加了新农合,但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中没有考虑如何及时报销医疗费。 要建立真正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医药卫生体系,必须遵循“三明”大体目标明确、手段清晰、奖惩严格。 中国在明确界定医疗改革总目标的基础上,有着一个个确定、可实现、可衡量的子目标。

“哈佛教授:中国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标题:“哈佛教授:中国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jktt/252.html